点击数:9发布时间:2025-05-14 08:43:17 德州市妇幼保健院【宣传科】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4月中旬,48岁的赵女士(化名)在我院东院区内科体检时,竟通过胃肠镜检查,发现了藏匿在胃部的“隐形杀手”——低分化腺癌。更让她震惊的是,病灶已侵犯到黏膜下层。“一想到自己平时啥症状都没有,要是这次没来体检,真不敢想以后会是什么结果。”说起这事,赵女士心有余悸。
对于赵女士来说,此次来院体检原本只是一件“顺便”的事情。“正好邻居来这儿体检,喊我做个伴。我想着来都来了,况且自己偶尔也会有些胃酸、胃胀的小毛病,不如趁这个机会好好检查一下。”让赵女士没想到的是,通过胃肠镜检查,内科主任王智在她的胃窦大弯处发现了一块如指甲盖般大小的粗糙区域,不仅如此,在她的肠道内,王智还发现了一个息肉。后经病理显示,粗糙区域为低分化腺癌,息肉为癌前病变。
看着诊断单上白纸黑字印着的检查结果,赵女士只觉脑袋“轰”的一声,她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平时吃嘛嘛香、身体倍棒,怎么会突然和恶性肿瘤挂上了钩。在和王智的详细沟通中,赵女士慢慢找到了答案。原来,自己酷爱腌制食物,一日三餐又总爱追求“热辣与滚烫”,无形中对胃肠道黏膜造成了损伤,再加上饮食不规律、熬夜等生活习惯的不注意,久而久之,胃肠道健康亮起了“红灯”。好在赵女士十分幸运,由于发现得及时,经过积极治疗,她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在内科,像赵女士这种“意外”发现病变的患者并不是个例。
“很多人都误认为胃肠镜检查是一项‘没病不用查’的体检项目,但其实胃肠肿瘤非常‘狡猾’,由于它们的神经并不敏感,因此在癌症早期时,患者通常不痛不痒,毫无感觉,如果再疏于体检,基本很难发现病灶。直到出现吞咽困难、腹痛、便血…等明显症状才来就诊时,早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王智进一步解释,胃肠镜检查能帮助医生清晰、直观地发现患者食管、胃、十二指肠以及大肠等部位是否有炎症、溃疡、息肉,甚至肿瘤等病变,并且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异常,医生可以直接摘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准确判断病变性质,为后续治疗提供关键依据。
哪些人群需要进行胃肠镜检查呢? 王智提醒,消化道肿瘤好发于45岁以上的人群,建议最好每一到三年筛查一次肠镜;若首次肠镜检查有问题,要缩短复查时间间隔。此外,有家族病史,胃肠道慢性疾病及吸烟酗酒,喜欢吃腌制、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或长期精神压力大的人群,建议初次筛查年龄提早至4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