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东院区地址:开发区康博大道与天衢路交界十字路
口向北200米路西(市交警支队对过,乘18、108路公交到市中心医院站下,向东至路口再向北即到;乘102路公交到交警直属二大队下,向南步行100米即到)
西院区地址:德州市东地中大街835号(二百亩北
乘18、108路公交到市妇幼保健院下
车即到)
电话:0534-2361881
邮箱:dzfybj@163.com

数胎动小知识,还不快备着!

点击数:2673发布时间:2019-02-19 15:40:16             德州市妇幼保健院【宣传科】

数胎动小知识,还不快备着!

孕妈妈最常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数胎动,不过对于很多初为人母的孕妈妈并不了解数胎动的有关知识,今天小编就与大家聊聊一些胎动的有关问题。

为啥要数胎动?

胎动一般能够反映胎儿在宫内的状态是否良好,胎动正常,一般可认为胎儿目前没有缺氧,一般情况良好;而胎动异常则说明胎儿有缺氧的可能,需要立即到医院进一步检查。

数胎动这种判断方法简便、经济,尤其是超声提示有脐带绕颈时,应经常数胎动,而不是反复做超声确定脐带绕颈情况。对胎儿的任何不良因素,一般都会表现在胎动的变化上,虽然数胎动不是最精确的方法,是一种粗测,但却是警戒线,是预警。

测胎心可代替数胎动吗?

医生产检时都是用多普勒在听胎心,现在条件好了在家自己也可以监测听胎心,是不是就不用数胎动了呢?这是不正确的,胎动是粗略判断胎儿在宫内是否有异常的方法,是第一道防线,也就是判断胎儿是否存在异常的警戒线。一般胎动消失24小时后胎心才会消失,而这24小时是挽救胎儿的救命时间,是妈妈通过数胎动争取到的宝贵时间。如果通过是否有胎心来筛查胎儿是否有异常,就丧失了抢救的时间。

数胎动何时开始?

胎儿从孕12周起就开始在子宫内活动,但妈妈们常感觉不到。这是因为胎儿的力量还很小,活动后不能通过妈妈腹壁的震动而被感知。这时的胎儿就像“在水中游泳的小鱼”一样,在水底游泳时没法被感知,但当游到水面,也就是在靠近妈妈的腹壁活动时,这时妈妈就会有感知了。

一般孕妇会在孕18~20周左右第一次感到胎动,但有些妈妈,尤其是经产妇,会在更早的时候感知;有些孕妇在20周以后第一次感知胎动也都有可能。一般胎儿在孕28周后胎动逐渐形成规律,所以医生会让妈妈们在孕28周以后开始数胎动。

如何数胎动?

关于如何数胎动,众说纷纭,甚至有人开发了专门用于数胎动的APP。事实是,很多妈妈每天都要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数和记录;另一方面,数胎动本来就是一种粗测,它的优势在于简便、经济,通过数胎动只是要起到判断是否要到医院就诊的目的,把它搞复杂了,就丧失了它的实用性和孕妈妈的依从性,所以我一般推荐给大家数胎动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先注意胎动的规律。即使没有过多的时间数胎动,但胎儿活动的规律你大概是有数的,比如吃东西的时候爱动,侧躺时爱动,傍晚时爱动等。妈妈不是随时随地都能感知到宝宝的活动,但这些大概的规律一定要去注意。如果宝宝每天按规律地活动,可以不用去数动了多少次;但如果规律有变化,该动的时候不动,或不该动的时候动得过度,都要注意了。

第二步:如果有时间,可以选择孩子爱动的时候早午晚各数1小时,每小时大于5次就可以。胎动本来就是胎儿在宫内的活动,通过妈妈的腹壁而感知到的,和胎儿在宫内的姿势、力量,妈妈腹壁的厚度、敏感度等都有关系,所以每个胎儿之间差异比较大,互相之间不必比较。只要胎动有规律,每个小时>5次就可以,不一定非要数够1个小时或纠结于次数。胎儿连续动算1次。
   
胎动应该是咋样的?

除了胎动的次数,有些妈妈还会关注胎动的方式和强度。事实上,胎儿在宫内的活动方式多种多样,不同孕周可能也会有些变动,有时表现为整体的蠕动,有时可以是肢体的活动。胎动的强度更是很难做客观的评价。所以,在一段时间内,如果胎动的规律基本一致,都可以视为正常;如果胎动次数正常,仅活动强度或活动方式的变化,都可以再继续观察。自己拿不准的情况下,也可以到医院就诊。

胎动异常如何处理?

胎动异常包括胎动过多和胎动过少。胎动过多,一般指胎动在原基础上增加60%或翻倍叫多。胎动多和胎动少都是反映胎儿在宫内是否有缺氧的,如果确实存在缺氧,那随着缺氧的发展,胎动会逐渐变少。

如果觉得胎动少,就一定要确实数一数,看每小时到底动了几次。同时,如果胎动不明显,可以通过轻轻拍拍他,或吃东西,或改变体位等动作来刺激胎儿;如果做了这些还不动,小于3次/小时,接着再数1小时,仍小于3次,这时就需要马上到医院看急诊,让医生来判断胎儿的状况。不管早晚,只要确定胎动<3次/小时,一定要到医院,否则丧失的可能是救命的时间。

以上都是临床中孕妈妈问的比较多的问题。总的来说,胎动是一种简便、有效而经济的自我监测手段,希望妈妈们能好好利用,更好地监测宝宝的安全,而不要让其成为负担。

 

——摘自《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作者: 健康教育科】(Top) 返回页面顶端